查看原文
其他

让“人工智能”成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技术密码”

紫东君 人民中科研究院 2024-01-09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社会治理与服务具有明显的高效性、预测性和混合性,增强了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回应性、开放性和合作性。


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图像识别、超级计算机等现代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既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又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智能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


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智能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明确目标,它要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让“智能化”成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技术密码”。





人工智能推动

社会治理现代化



AI人工智能,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距今已经有60多年的时间。然而直到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才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各种应用场景逐步丰富。


对此,中国顺应时代地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智慧社会。


智慧社会是高度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在数字化基础上实现万物感知,在网络化基础上实现万物互联,在智能化基础上使社会更智慧。


它是面向生活过程与社会细节的治理和服务模式的发展愿景,也将改变人们的社会连接方式,重组生产组织方式,重塑生活方式。



面对智慧社会带来的变革且作为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提出:


“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治理方式变革”“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与“信息化支撑的社会管理服务平台”等要求。要求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智能技术运用于社会治理场景。


对此,各地近年来纷纷出台各类举措,释放创新潜力,为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智能社会治理与服务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越来越多的治理主体加入智能社会治理中来,基本形成“政府+公民+企业+组织+科研机构”的多元治理模式。


在就业、教育、卫生、养老、社会保障与救助以及司法等社会治理与服务领域,通过判别服务对象、登记服务信息、预测可能的风险与服务内容等数字技术,公、私治理主体已经将云储存、算法决策、人工智能与数字识别等数字技术应用于社会治理与服务。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社会治理与服务具有明显的高效性、预测性和混合性,增强了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回应性、开放性和合作性



而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是指将现代智能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形成以智能技术为支撑,集合多元治理诉求、整合多方治理资源、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打造多元治理平台、满足多元主体需求、提升多元主体信息处理能力的一种基层社会治理手段。


可以说,作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技术驱动力,智能化为基层社会治理开辟了新的空间、创造了新的模式,从而使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变得数据化与可视化,使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可能。


因此,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就必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推进以智能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主流趋势。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变革智能理念,树立智慧治理思维


社会治理智能化正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将现代智能技术与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相融合,实现治理理念与治理手段的创新。因此,变革智能理念,转变智慧治理思维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要义。


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党建+智能化”理念。


基层党委应始终发挥引领全局、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智能化发展目标,拉与群众的距离,打造“一切为了人民”的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格局。



二是共享信息数据,打破数据融通壁垒


数据共享是提升信息利用效率的关键所在,是从源头化解风险矛盾的技术保障,更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意味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要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就必须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打破“信息鸿沟”,释放数据红利。


同时,构建“一体化”的数据平台。“一体化”意味着多元治理主体可以跨领域、跨场域、跨部门、跨系统获取信息与数据,实现数据共享、资源整合、业务融合、场域扩延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


“一体化”数据平台涉及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的采集、数据的研判与处置、数据的反馈与指挥响应、风险防控与预测、态势上报与信息共享等五大板块,能够及时处置与防控基层社会治理的风险和矛盾。



三是完善法律制度,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健全数据信息的法律制度,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治理有效设立安全防线,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方面,需要完善智能化治理顶层设计。中央要总结地方社会治理智能化推进经验和建设规律,形成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政策,出台相关的实施方案、流程标准、安全规范等为地方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提供行动依据与实施准则。


同时,地方也要推进试点工作,逐步形成可复制的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经验,通过基层具体试点自下而上地推动整体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型。





人工智能赋能

新基建建设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近年来智能化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智能时代的大门已经缓缓开启。


智能语音交互、人机协同、人脸识别、图像检索、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通信、交通、金融、医疗、农业、政府服务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如今,人工智能在我国被纳入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清华大学教授、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吴及表示:“人工智能已经变成社会的基础设施,现在中国人习惯出门不带钱包,比如说遇到手机没有电了就很麻烦,可能连楼都进不了,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完全渗透,已经跟我们的生活不可分离了。”



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的运行效能也在大幅提高,而未来的必然趋势是,人工智能将更加广泛、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


吴及说:“我们任何行动都是经过计算的,比如说刷脸进海关,要比对拿到的人脸和身份证上的信息是不是一个,它就是在计算。所有地方都需要计算,计算是基础,我们有智能化的能力,所以它就会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去,成为新的基础设施。”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在政策和技术双驱动下,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许多曾经几乎是天方夜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无人驾驶汽车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在北京亦庄已经建成了全球第一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行业和交通领域的延伸与应用,无人驾驶近几年在各国都受到广泛关注。现在,我国研究高级别无人驾驶的公司就有40多家,目前已经在全国30多个城市展开道路测试。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政策和市场推动下,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也不断完善。


吴及说:“其实我们国家在传统产业能力上,相比于发达国家是落后的,但是落后给了我们发展下一代技术的动力。近些年,咱们国家在人工智能方面,受益于迫切的社会需要,受益于大量的人口带来的数据便利,使得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形态上面,特别是迭代优化方面很有自己的特色。”


未来,人工智能与5G、大数据等新基建领域相结合,将带动诸多行业快速发展,为很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奠定基础。


吴及说:“任何一个领域都会有人工智能技术的用武之地,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整个的运行效率。未来的人工智能嵌入很可能是隐形的,就是觉得这个东西好用了,它会越来越变成一种无意识的东西嵌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可以设想,能够模拟人的意识和思维过程的人工智能,未来将会成为人类智慧的载体。


正因为这样,世界多国都纷纷从国家战略层面部署人工智能,中国也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


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责编:孙浪
监制:李红梅


参考资料:
1.《赵洲洋 | 智能社会治理中的民众权益保障:困境、挑战与优化》社会科学杂志
2.《焦点访谈:新科技 新基建 人工智能:开启无限可能》央视网
3.《“智能化”: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技术密码”》光明日报
4.《人工智能呼唤更好“治理”》中国经济网
5.《人工智能赋能美好未来 智能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人民网
6.《以人工智能助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光明日报

往期回顾

多方协同 破解算法治理困境

反诈重磅 | 工信部“一证通查2.0”  手机关联互联网账号一证查通

辟谣周周报 | 谣言治理 从源头出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